律师事务所管理、信息化、法律相关文章
不能让年轻律师的路越走越窄


在很多人看来,律师常常与高薪联系在一起。并且,在我国法治建设中,这是一个功不可没的群体。其中,年轻律师是律师行业未来的支柱力量。

然而眼下,入行最初的三年,成为年轻律师普遍最艰难的时期。年轻律师的执业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圈养”,即工薪律师;一类是“放养”,即提成律师。收入不稳定、职业荣誉感淡薄、缺乏指导、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年轻律师的生存状况。

由于业务发展陷入困境,不少年轻律师纷纷转行,法学院校的毕业生想当律师的意愿也呈现降低的态势。苏州律师行业会不会进入青黄不接的困境?目前,年轻律师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市律师协会的重视。有关负责人呼吁:“不管是‘圈养’还是‘放养’,都不能让年轻律师的路越走越窄!”

工薪律师:

我不是挣大钱的

聘请律师,人们普遍有一种迷信权威、追求“品牌”的心理,所以在请律师方面也会抱着“越老越好”的想法。

“其实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因为对于一般的简单案件,普通律师就能办好。但是,目前人们的观念还难以矫正。”新年元旦晚上6时,律师刘良回到水香六村的家里。这是他和朋友合租的一套二室一厅房子,每月他要负担1000元房租。然后,他一路小跑着来到小区菜市场,他买了两个包子,又在卤菜店称了点凤爪。虽然天气冷了,但是这放在微波炉里一转,就是他的晚饭。

这次元旦回了趟江西老家,刘良把自己窘迫的生活告诉村上人,他们都不信。“在他们眼里,我来苏州做律师,是挣大钱的。”刘良无奈地苦笑着。

毕业后,刘良留在苏州发展。他现在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他所在的律所在苏州属于中档规模。“律所是合伙制,合伙人就是老板,老板有3个助手,叫工薪律师,而我就是工薪律师。”刘良清晰地描述律所的层级,他的工资平均每月2500元。

“做工薪律师其实就是给合伙人当助手,我们主要做诉讼案件,我的工作就是准备诉讼材料。有的法律文书需要在案头写,有的证据需要去外面取证,反复开会研究案情,这些事情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即使有人来找我代理,我也没什么时间做大案子。当然,也不可能有大案子会分配到我头上。”刘良说。

“放养”之后,

生活变得更糟糕

除了当个工薪律师被“圈养”外,年轻律师还有“放养”的选择。这就是自己跑案件,自己办案件。

有了两年工薪律师的经验后,李祥云认为自己“放养”的时机成熟了。她从第二家律所辞职,来到现在这家律所做执业律师,可以自己独立找案源办案子。她没想到,“放养”之后生活变得更糟糕。

李祥云在以前的律所做诉讼业务,非诉讼业务不熟悉。“诉讼业务我又接不到案子。刑事、行政案子我不代理,只代理民商领域的诉讼案件。但当事人看我太年轻,向所主任表示,希望换更有经验的中年律师来代理。没有案源我就没有收入,情况比做工薪律师时候还差。”李祥云这样描述她独立接案后的遭遇。

李祥云在换到第三家律所的最初半年里,有几次想放弃做律师职业。幸运的是,她遇到一个好主任,分配给她案子做。这一年来,随着她的业务成长,月收入终于突破4000元。她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我觉得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一些从外地来苏州发展的年轻律师,甚至糊口都成问题。律师都能年薪几十万元,是太不了解这行业的误传。”

管理学中的“二八法则”在律师界再次被证明为经典理论。苏州市律师行业的80%%收入由20%%的律师分配。造成律师收入差异的最关键要素是案源。

苏州公大律师事务所的於峰律师用“高学历的低收入阶层”来形容年轻律师群体。由于收入低、没有案源、缺人指导,使得执业前3年成了年轻律师普遍反映的“最为艰难”的时期。不管是“圈养”还是“放养”,不少年轻律师都入不敷出,近10%的年轻律师最终不得不结束自己“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

缺少案源:

减不掉的心理压力

在做律师的第三年,萧小敏决定放弃了。她一是觉得成本太高,不划算,另一个是对未来失去信心。

萧小敏毕业后,考了两次司法考试,每年在辅导班一项上就花掉4500元。终于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考取了律师资格证书。为了尽早完成实习,做了一年低薪律师。她说:“当时我每月就1200元,我的工作基本上是给律师沏茶倒水、打字复印,偶尔会写写法律文书。”

实习期满,萧小敏成了正式律师,但她的工作内容和以前变化不大。于是,萧小敏决定换工作。

到第二家律所,薪水虽然有所提高,但她业务不熟练,只能继续给律师当助手。半年后,她再次跳槽,这次她给自己定位为专门代理婚姻纠纷。所里照顾她,没有让她交保险费,但她找不到案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她觉得自己不得不再次换律所。

案源就是收入来源,无论哪个律所,对于能找来案源的律师都另眼相待。所以,有经验的律师对于案件资源不会让年轻律师分一勺羹。萧小敏虽然每年都加薪,但始终不能接触到案源的核心联系人。“在业务上,老律师愿意指导,但在资源上,他们却一点不放松。如果是请边缘关系人吃饭,合伙人就让工薪律师去,甚至也让我代替。但只要是请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核心人物,他们一定亲自去。”

不了解内情的父母给萧小敏带来另一种压力:“家乡的亲友知道我在做律师,爸妈对我期望很高,希望我能混出名堂来,把老家的亲戚带出来。累啊!”

缺少案源让萧小敏心理压力非常大。 律师的收入分配呈现金字塔状态,而收入直接取决于案源的多少。知名律师在多年的律师生涯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年收入上百万。他们的危机感比较小。中等律师人均收入二三十万元,他们认为随着律师队伍的高学历化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业务领域越来越专业,争取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那些入行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客户源的新律师有的只能维持生计,其心理压力和危机感最大。

萧小敏感到恐惧,想到那些没做律师的同学已经年收入6万、8万甚至10万元以上,自己仍在为每年能否有三五万元的稳定收入发愁。在获得一个公司的法务职位后,她毅然决定转行。

提成分配制:

是不是数钱论英雄

在我市,100多个律师事务所中,超过80%的律师事务所采用提成制。

年轻律师为什么收入低?缺乏案源与收入的提成分配制度是重要原因。律师事务所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案件的来源主要靠自己的人脉关系。而人脉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自己没有案源,也没有人会分给你案源。 一位年轻律师说,提成分配制是现行最流行的分配方式,他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研究案件,都去跑销售了。如何营销是我们的最爱。这是中国律师的现状,律师必须学习销售,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於峰律师认为,提成制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可以说是目前的现状选择的,关键是现在律师的案源没有市场化。分配模式是律师事务所内部决策范围,属自主处分范围,不宜将这个问题公开化和社会化,公权和社会不宜介入。

不过,他建议应增加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在律师事务所内部设立各个部门,负责承揽案源、不同类型案件办理、内部行政管理、广告宣传、监督等方面业务。这样一来,将包括合伙人在内的专职律师从内部管理与办理业务两头疲于奔命的境地中解脱出来,律师只管办理案件。

一些律师把矛头对准“提成制”,指出提成制首先不利于律师间的业务合作和年轻律师的培养,不利于律师事务所内部专业化分工,任何律师可以接任何类型的案件,被人戏称为“万金油”律师。在提成分配制的促动下,律师对金钱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甚至会发生律师收费不办案,重收费轻服务,误导对律师的评价标准,催生了“数钱论英雄”。

苏州律协年轻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董思荣认为,对于年轻律师最合适的分配方式是工薪制,工资要能保障律师的一定水平的生活,这样才能保持律师的职业荣誉感。但是,可以说,大部分律所还是提成制的或者准提成制的”。

不过,苏州律协已经意识到年轻律师的生存危机问题。董思荣认为,律协举办了多项律师培训计划,主要培训对象就是年轻律师,扶植年轻律师成长。“不管是“圈养”还是“放养”,都不能让年轻律师的路越走越窄!”

文章来源:http://www.fabao365.com/home.php?action=longhuany&item=71119&show=5020

迪奕与中国律师及企业共勉!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诚聘精英客服中心友情链接经销商加盟登录邮箱